部門解讀|《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
打印 來源: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時間:2023-10-24
一、起草背景
地熱能是一種清潔低碳、穩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我省地熱資源豐富,分布面積廣,全省16市均有地熱資源,特別是魯北、魯西地區資源儲量大、開發條件好,具備規模化開發利用的基礎條件。加快地熱能開發利用,對我省優化調整能源結構,如期實現“雙碳”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地熱能開發利用工作,主要領導同志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專題研究部署,加強頂層設計,系統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按照省領導部署要求,省發展改革委牽頭起草了《關于加快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明確地熱能開發利用的總體要求、發展布局和目標任務。
二、起草過程
為做好《意見》起草工作,省發展改革委堅持有解思維,統籌謀劃,系統研究,重點開展了五個方面工作:一是廣泛學習調研。赴山西、河北實地考察,與相關部門、企業座談交流,學習借鑒成熟經驗。二是深入分析論證。邀請中科院、中國礦大地質地熱權威專家,研究探討我省地熱能開發思路舉措。三是多方征求意見。先后組織召開企業座談會、部門協商會、地市對接會,聚力解決難點堵點問題。四是強化項目支撐。對全省地熱能項目進行全面摸底,加強重點項目儲備,為規模化開發利用奠定基礎。五是制定配套政策。與省自然資源廳等部門一起組建專班,專題研究支持地熱能開發利用政策。《意見》先后通過省政府常務會議、省委常委會會議研究審議。
三、主要內容
(一)總體思路。以“雙碳”戰略目標為牽引,持續深化能源革命,加快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著力深化勘查評價、創新開發模式、完善制度體系,全面提升地熱能開發規模和利用水平,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全省新增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1000萬平方米以上,建成一批地熱能城鄉供暖、生態農業等綜合示范項目。到2030年,全省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達到1億平方米以上,建成國家地熱能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成為全國領先的地熱能開發利用大省。
(三)發展布局。堅持統籌謀劃、重點突破,著力構建“一基地兩示范”區域發展布局。以濟南、淄博、東營、德州、聊城、濱州等市為重點,打造應用廣泛、產業配套的魯西北地熱能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基地。以棗莊、濟寧、泰安、日照、臨沂、菏澤等市為重點,打造清潔低碳、普惠民生的魯南地熱能清潔供暖示范區。以青島、煙臺、濰坊、威海等市為重點,打造環境優美、多元利用的魯東地熱能特色融合示范區。
(四)重點任務。一是深化地熱資源勘查評價。堅持地勘先行,科學推進淺層、中深層、干熱巖地熱能勘查評價。二是分類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充分發揮淺層地熱能適用范圍廣、技術成熟的優勢,不斷推動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由公共建筑向住宅和工業建筑延伸、由城鎮向農村地區拓展。依法劃定中深層地下水適宜開發區域,在做好資源評估和嚴格保護地下水基礎上,重點選取集中供暖覆蓋不到的區域和承擔單一供暖任務、需限期關停的背壓機組供暖區域,建設“同層等量回灌、取熱不耗水”示范工程;在集中連片的地熱能供暖區域,建設“無干擾井下換熱、取熱不取水”實驗項目。三是協同推動地熱能產業化發展。加快地熱能與農業、工商業等產業融合發展。按照“建鏈、強鏈、補鏈、延鏈”思路,加快地熱能配套產業融合聚集,貫通全產業鏈條。四是健全完善地熱能管理體系。指導各市編制地熱資源勘查開發等相關規劃,科學安排地熱能發展目標任務。加強監測監管,嚴格執行地下水禁限采區規定,中深層地熱能開發優先布局地下水回灌條件較好的巖溶熱儲區域,對可能造成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和地面沉降的,要限制開發規模;禁止在集中式地下水飲用水源地和已發生嚴重地面沉降的地區建設需要取水的地熱能項目。聚焦地熱能產業發展需求,完善符合我省實際的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標準體系。建設地熱資源動態監測體系,強化項目取水和回灌監管,避免對地下水資源造成損害。
(五)示范工程。一是推進地熱能與太陽能、空氣能、工業余熱、天然氣等多能互補,打造“地熱能+”多能互補示范工程。二是統籌銜接地熱能開發利用與城市供熱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地熱能供暖“低碳社區”示范工程。三是在促進鄉村振興中充分利用地熱能,打造地熱能服務鄉村振興示范工程。四是組織開展地熱資源綠色礦山創建工作,鼓勵地熱資源富集區打造綠色礦山示范工程。
(六)保障措施。建立協調推進機制,加大政策支持,強化科技支撐,加強宣傳引導,加快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