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站在德州城區岔河橋邊,憑欄遠眺,錦繡川風景如畫,兩岸樓宇錯落,東方紅路車流如梭。
1994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德州地區和縣級德州市,設立地級德州市。三十年正青春,德州風華正茂。
立體路網內通外聯,公園綠地花團錦簇,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服務功能逐步提升……三十年來,德州在開放中跨越、在創新中發展、在改革中蝶變,城區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30年前的德州大部分建筑和基礎設施集中在老城區中部。有市民回憶:“那時候,北園小區還是莊稼地,青年路以北都被稱作郊區,過了馬家海子往南到了新湖,就算城中心了。”
撤地設市后,德州的城市建設持續發展完善,從新湖風景區、中心廣場到藝術中心,一個個地標講述著城市生長的故事。
作為全國為數極少主城區毗鄰省界的地級市,德州城區擴張有其特點。1998年,國家級開發區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城市的發展框架開始向東不斷延伸,跨越岔河、減河向東發展,“兩河四岸”逐漸變成“三河六岸”。
在交通方面,新建、改造了長河大道、廣川大道、晶華大道等30多條道路以及新河大橋、東方紅橋、杏園橋等5座橋梁,建成了全長49公里的城區外環高速路,改變了過去“斷頭路、路面狹窄、出入口不暢、道路標準低”的狀況。
城市經濟也迎來蓬勃發展。一批大型零售商店陸續興起,全市累計建設5萬平方米以上購物中心數量達12個、市級以上商業步行街18條、一刻鐘便民生活圈25個。這期間,越來越多的市民通過老舊小區和棚戶區改造,搬上了新樓房。
錦繡川風景區、長河公園、減河濕地等一個個景區和公園建成,一座座高層建筑拔地而起,德州市體育公園、博物館、大劇院等一批新的標志性工程相繼建成,市文化科技中心和德之韻運河博物館群等“新地標”建設進展順利,小公園、小綠地、小停車場、小市場星羅棋布,城市形象品位不斷提升,群眾生活更加方便。
為破解德州市轄區面積小、人口少,中心城區的發展綜合競爭力不足問題,德州再次拓展城區發展空間,2014年10月,陵城區撤縣設區,德州向著“一核一軸,雙翼多點”演進。
從規劃建設河東新城、高鐵新區,直至2022年12月,依托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組建成立的德州天衢新區揭牌。岔河以東已逐漸成為德州人口聚集、產業發展的新高地。天衢新區從小到大成長為德州產業升級、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更成為德州貫徹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的新高地。
至此,德州城區發展空間布局區域基本穩定,德城區、天衢新區和陵城區三區聯動發展,做強中心城區的格局基本形成。德城區加快城市更新,形成行政文化、商貿物流和生活服務的中心區域。天衢新區打造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先行區、魯北智慧活力新城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示范基地的功能定位。推動陵城區轉型升級,實現德陵一體化均衡發展,打造德州歷史文化底蘊集中展示地、新型工業集聚區。德州還實施“兩河牽手”工程,規劃城區水系連通,“五湖四海興安德、四水三廊潤州城”,譜寫“大德之州,好運之河”的時代新篇。德州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由1995年的28平方公里擴大至如今的1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12.4萬人發展到了如今的150余萬人。(記者 徐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