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民是山東濟寧市泗水縣苗館鎮隈泉莊村的鄉村醫生,也是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40多年來,他對病人有求必應,為了方便群眾他總是親自上門給人治病,騎壞了6輛自行車、7輛摩托車。他常年看病從不提錢,40多年下來,光欠條就是2000多張。1979年,他在泗水縣隈泉村開辦了第一家診所,并立下誓言,24小時隨時出診。提及他的醫術和為人,周圍的鄉親們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贊。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他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偏遠山區醫療衛生條件有限,駐扎于此的鄉村醫生在疫情防控中要承擔更多。“口罩得捂好鼻子,這樣才能起到防護效果?!睅痛迕翊骱每谡值膭幼鳎瑤讉€月來劉慶民重復了無數次。除了日常接診,劉慶民還要穿梭于鎮上的各個檢查卡口和重點場所,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指導體溫測量、環境消殺等工作,盡己所能為當地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這個由20多名鄉村醫生組成的“醫在鄉間”協會成立于2019年夏天,發起者正是劉慶民。“成立這個協會的本意是關心關懷老年人,開展常見病義診、走訪慰問活動?!眲c民說:“沒想到,疫情防控期間讓這個鄉村醫生團體擔負起了更大的責任?!?/p>
山頭連著山頭,村莊遍布山溝溝,隈泉村遠離縣城,地處山區腹地,為了方便遠近8個自然村、2000多名鄉親及時就醫,劉慶民堅持24小時出診。崎嶇顛簸的山路,每一寸都記錄下他走過的痕跡。
這是劉慶民的藥箱。這是十多年前,泗水縣婦幼保健院贈給他的。多年來,像這樣的藥箱他已經用壞了十幾個,光是聽診器,就用壞了七八個。
“我不是為了錢才當醫生的。”今年已經60歲的劉慶民,從醫40多年來,一直堅持先看病后交錢,無償為困難家庭免費看病,攢下欠條2000多張,也經常為鄉親們墊付醫藥費。這些欠款,他從沒有要過,也從沒有想要過。劉慶民說,有條件還,人家肯定會還,不還,是因為沒錢,留著這些單子,不是為了要賬,而是要時刻提醒自己和孩子堅守當初的承諾。
8個村,2000多人,只要年紀稍大點的村民,劉慶民每個都認識,特別是得了慢性病的老人,他都會定期上門看望、測量血壓。
劉慶民介紹,從2010年開始,他幫扶了多位孤寡老人,不僅吃藥打針全部免費,有時生活上還得多提供一些幫助。劉慶民坦言,當前鄉村醫療空白點依然存在,特別是在與他所處的偏遠山區相似的環境中,醫療力量嚴重不足。他曾赴浙江安吉、山東濰坊等地進行實地調研,了解鄉村醫生制度構建及培養的建設性舉措。他將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針對這個問題,繼續呼吁并提出建議。
24小時坐診,24小時上門服務,劉慶民一干就是40多年。“很多鄉村醫生為老百姓服務了一輩子,但待遇始終跟不上。”劉慶民說。今年全國兩會上,他將繼續呼吁解決鄉村醫生的編制問題,提高收入和補貼的額度,建立相對完善的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讓基層醫務工作者能夠安心在村里駐扎。
除此之外,他也將提出建議,探索更加合理的鄉村醫生培養模式,為鄉村醫生群體不斷輸送新鮮血液?!班l村醫生隊伍中,很大一部分都已經是‘60后’,會慢慢退出一線,需要年輕人補充進來。”劉慶民說。經過進一步調研后,劉慶民完善了鄉村醫生本土化培養機制的建議。作為村里的“全能”鄉村醫生,劉慶民對中醫也頗有建樹。常見疾病,他有時候也用中藥給予治療,很多中草藥都是他去山里采摘的。
劉慶民提出,鄉村醫生培養可遵循“從本村來,回本村去”的原則,“本土化”有助于醫患溝通,建立有“人情味”的醫患關系;同時要加大投入,設立鄉村醫生培養專項經費,并且針對偏遠山區的實際情況適當加大投入力度;另外還要解決年輕鄉村醫生的編制問題,提高其收入待遇,確保他們“留得住、用得上”。令人欣喜的是,劉慶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自己的衛生室后繼有人。兒子劉壯壯在中醫學校畢業后,懂事的他毅然回到了大山中,子承父業。近年來,父子兩人承擔了附近8個村的健康扶貧工作。
劉壯壯放棄了原本可以留在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了家鄉??粗鴥鹤哟┧笤谧⑸涫液退幏恐g,動作熟練地給村民打針、換藥,劉慶民笑著說:“科班出身的就是跟我這半路出家的不一樣,適應得挺快。”圖為兒子劉壯壯在診所工作。
劉慶民提出,當前全國人民上下一心,共同戰“疫”,很多人表達了對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的關心支持。他將提出建議,建立和完善醫患雙方信息溝通渠道和醫療糾紛仲裁機制,同時提升醫療衛生人員的醫德素養,促進規范執業,營造更加和諧的醫患關系。疫情當前,劉慶民發現,很多教學場所,尤其是位于偏遠山區的小學、中學,醫務力量的配備不夠完善。他打算在今年兩會時建議,希望國家層面加大投入,讓每一所學校都能配備醫務室和醫務人員,及時處理校內突發情況,保障學生安全。(記者 白少光 蘇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