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他表示,要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松勁、不開口子。
打贏藍天保衛戰關鍵是抓落實
李干杰介紹,藍天保衛戰總體進展和成效不錯,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頂層設計已完成。去年7月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后,又陸續制定發布了《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各地也結合實際推出了行動計劃、行動方案。
二是治理格局基本成形。國務院設立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和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協調小組,同時完善了先前就已建立的長三角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結合這次機構改革,生態環境部掛牌設立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環境管理局,負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六統一”——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環評、統一執法、統一監測和統一應急。
三是重點任務有力推進。火電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已達到8.1億千瓦,比例占到80%。北方地區清潔取暖順利推進,試點城市由12個增加到35個,在前一年完成將近400萬戶的基礎上,2018年又完成了480余萬戶。鐵路運輸量同比增加9.1%。
四是成效逐步顯現。2018年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提高1.3個百分點,達到79.3%,PM2.5濃度同比下降9.3%。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3個重點區域改善更多。
李干杰說,當前問題和困難主要是,思想認識的搖擺性、治理任務的艱巨性、工作推進的不平衡性、工作基礎的不適應性、自然因素氣象條件影響的不確定性。打贏藍天保衛戰,關鍵是抓落實。
旨在解決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的“總理基金項目”進展如何?李干杰說,項目集中了全國近2000名一線專家,預期到今年底全部結束,目前取得階段性成果,全部完成后將正式向社會發布最終成果。
李干杰認為,大氣重污染成因及來源主要有三大方面:污染排放、氣象條件和區域傳輸。“正因如此,現在關鍵是要優化四大結構,做好重污染天氣條件下的預警應急工作,實施好聯防聯控。”
堅決反對放松放寬環境監管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對需要達標整改的企業,要給予合理的過渡期,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一關了之。對此,李干杰說,“一刀切”是生態環境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典型表現,要堅決反對、堅決制止。
在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強化監督過程中,生態環境部堅持“雙查”——既查不作為、慢作為,又查亂作為、濫作為。發現企業有問題,生態環境部交辦給地方政府,給予企業相應的整改時間。在排污許可證制度改革過程中,對于那些未批先建的、還不能做到達標排放的,也是先發許可證,明確整改期限。李干杰說,“下一步,還要規范好環境行政執法行為,尤其是規范好自由裁量權的適用和監督工作。同時,增強服務意識和水平,既監督又幫扶,設身處地幫企業排憂解難,解決他們在環保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李干杰說,不能因為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就開始動鋪攤子上項目、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念頭,甚至想方設法突破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部堅決反對放松、放寬環境監管,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中把這個當作重點。如果發現哪些地方為了一時的利益,讓生態保護為發展讓路,該追責的嚴肅追責。”
讓環境監測數據造假“不敢、不能、不愿”
李干杰表示,環境監測數據的質量是環保工作的生命線。“這幾年,我們著力推動監測網絡建設,按照中央要求,解決環境監測質量的真實、準確、可靠的問題。”
他介紹,經過幾年努力,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問題有了根本性轉變。好轉的原因是,“做到讓其不敢、不能、不愿。下一步還會繼續把這三件事做好,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完善規章制度。最重要的是加強質量管控,發現問題嚴肅查處,確保監測這條生命線不出問題。”
有記者提問,生態環境部將推出哪些具體措施,支持地方政府和企業參與污染治理?李干杰表示,生態環境部正在研究,既要把老措施繼續實施好,同時繼續加大資金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強技術方面的支持,還要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強化監督過程中,幫助地方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在支持企業方面,生態環境部將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已印發了相關意見,提出了15條重要舉措;二是主動為企業治污提供技術支持和幫助;三是完善環境經濟政策,使企業綠色發展有更大的內在動力。
渤海綜合治理攻堅要“三管齊下”
渤海綜合治理是污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標志性戰役之一,去年機構改革后,生態環境部承擔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職責。對此,李干杰說,前些年在地方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渤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進展和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去年11月印發的《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已明確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李干杰說,這個行動計劃目標是建設“清潔、健康、安全渤海”,堅持以改善渤海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目前存在的突出環境問題為主攻方向,綜合施策,確保渤海生態環境不再惡化,三年綜合治理能見到實效。
他說,主要采取“三管齊下”的舉措——“減排污、擴容量、防風險”,也就是污染防治、生態保護、風險防范“三位一體”一并推進、協同推進、協同增效。落實好這個行動計劃,生態環境部主要做兩件事:一是指導推動沿海三省一市抓緊結合自身實際制訂實施方案,并且把相關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相關地市和相關區縣,把目標任務傳遞下去、分解下去,讓大家趕緊行動起來;二是在地方工作的基礎上,直接組織開展環渤海入海排污口的排查和整治工作。
李干杰介紹,排污口的排查和整治包括“查、測、溯、治”。“查”就是有一算一,全部排查出來,實行清單式管理,拉條掛賬;“測”就是看這些排污口的具體情況,究竟是否達標;“溯”就是找到污染源;“治”就是整治。“這項工作,生態環境部直接‘操盤’,目標是大幅減少陸源污染向渤海排放。”(記者 李子路 趙君 代玲玲 張春曉)